關於感冒的20道迷思!

  • by

寒冷的冬季來臨,也是感冒流感盛行的季節,感冒症狀百百種,可以很輕微也可以很嚴重,因此有時讓人措手不及,當你面對這麼多症狀時,你的對策都正確嗎?是不是許多是由別人的經驗聽來的?其實他們的正確性都有待確認,有的甚至會讓病情更加嚴重,以下是統整了20個眾人口中相傳的常見「迷思」,讓我們一起來揭穿這些陷阱吧!

寒冷的冬季來臨,也是感冒流感盛行的季節,感冒症狀百百種,可以很輕微也可以很嚴重,因此有時讓人措手不及,當你面對這麼多症狀時,你的對策都正確嗎?是不是許多是由別人的經驗聽來的?其實他們的正確性都有待確認,有的甚至會讓病情更加嚴重,以下是統整了20個眾人口中相傳的常見「迷思」,讓我們一起來揭穿這些陷阱吧!

1. 感冒不用看醫生,等它自然好就好?

Answer:
感冒不一定要吃藥看醫生,可以根據症狀的輕重來決定。

一般的症狀輕微的如流鼻水、打噴嚏,只要多喝水,多休息,經過3-5天的病程自然會好;出現不舒服如喉嚨痛、頭痛等影響作息的症狀時,就可以選擇服用感冒藥或去看醫生,或者輕微的症狀超過一週後沒有改善,甚至出現「鼻涕變黃、耳道有分泌物」,表示可能已經合併細菌感染,也應該要就醫;

當身體除了有典型的感冒特徵,開始出現「肌肉痠痛、倦怠和高燒超過3天」,就要考慮是不是「流感」了,要趕緊去看醫生或做篩檢。一般流感的病程是1-2週,搭配醫生開的抗流感藥物恢復速度會相較於自然好來的稍快,且若採用不管它的方式反而會增加併發症的風險,嚴重的話可以導致死亡,因此不建議讓它自然好。生病這段時間要好好觀察病情的變化,平常要多做有益免疫力提升的事,感冒來臨時病情才不至於過嚴重。

2. 感冒?流感?傻傻分不清

Answer:承上題答案,感冒較流感輕微,症狀如:輕微咳嗽、流鼻水、打噴嚏、頭痛、身體倦怠,病程大概3-5天,而流感就會多了兩種明顯的症狀:「肌肉痠痛與發燒」,且發燒時間較感冒來的多兩、三天,病程也會增加到1-2週。輕微感冒出現時就要仔細觀察變化。

3. 藥局買的綜合感冒藥,痊癒比較快

Answer:不會比較快,綜合感冒藥與醫生開的處方藥一樣,都只是為了緩解症狀,無法縮短病程,但當出現發燒、肌肉痠痛等全身性症狀時還是建議就醫。

4.醫生開的處方藥比市售成藥效果更好

Answer:對的,一般藥局賣的成藥因為要給大眾使用,因此劑量會比較低、安全度高,而醫生開的藥常常是多顆、好幾種成分加在一起吃,相較成藥的成分就沒有那麼多,減緩症狀的效果自然就比醫生開的藥來的低。

5. 感冒藥一定要吃到症狀完全消失才停止服藥

Answer:要看成分,若此次藥物為以緩解症狀的抗組織胺、抑制咳嗽等這類,症狀改善後即可停藥,但如果醫生開治療流感的藥物如:克流感或瑞樂沙,就一定要吃完,如果醫生懷疑有鼻竇炎或是其他細菌性的感染而開立抗生素藥物,建議也一定要遵循醫囑,把藥吃完。

6. 若出現感冒常見的喉嚨痛症狀時,一定不能喝冰的嗎?

Answer:如果會喉嚨痛的話不建議喝冰的,呼吸道受感染時呼吸道黏膜可能正處於發炎反應,冰的食物可能會更會造成刺激,使症狀更加厲害。但有些特殊情形如腸病毒感染,病人的「口腔會出現潰瘍」,此時冰涼的食物反而對緩解症狀會有幫助。

7. 感冒、流感吃抗生素才會好

Answer:抗生素對付的對象是細菌,但是感冒與流感是由病毒感染的,因此服用抗生素來對抗病毒是無效的,如果有醫生開立抗生素給病人,目的是為了預防或治療正在發生的上呼吸道感染或是感冒、流感引起的鼻炎、中耳炎或細菌性肺炎,就醫時可以問醫生是否有開抗生素,詢問他是否一定有必要服用,因為一味的使用抗生素可能會使身體產生抗藥性。

8. 多喝水,可以讓感冒病毒快一點排出身體

Answer:感冒多喝水是為了補充因感冒發燒而失去的水分,及稀釋痰液、鼻涕等分泌物,以舒緩咳嗽、減緩鼻腔和喉嚨充血的現象。除了水以外,茶、咖啡、酒及高糖分的飲料盡量少喝,因為咖啡因、酒精及含糖飲料有利尿的效果,反而會加速水分排出體外。可以從尿液顏色來判斷該喝多少水,如果你的尿液顏色呈深黃色,表示喝的水分不夠;尿液顏色若呈淡黃色或清澈無色,則表示喝的水分已足夠。也要特別提醒,很多人以為感冒就該喝熱騰騰的白開水,這是錯誤的,水應該要溫涼不燙口,以接近室溫為最佳。

9. 吃完藥感冒沒痊癒,馬上換別家

Answer:有時會聽到有病人抱怨:「去某家診所看了三次,感冒都沒有好。」但是其實每個病毒感染後的病程時間都不一樣,有的病毒較短5天,有的長達2週,本來就需要一定的時間才會完全復元,並不能相提並論。每位醫生在治療感冒時有自己一定的順序,如果看完一家覺得沒效就換一家,反而會打亂治療的順序而沒辦法得到最好的治療

10.感冒痊癒後應把牙刷換掉,以免再度感染

Answer:從感冒中復原後,並不會再被相同病毒感染。牙刷上的感冒病毒不會讓自己再受同樣的病毒感染,但是要記得不能與其他人共用牙刷,且刷完牙後要把牙刷洗乾淨並使之豎立保持乾燥,以免滋生細菌。

11. 打了流感疫苗就不會感冒

Answer:這是錯的,感冒和流感是由「不同的病毒引起」,常見的感冒病毒是腺病毒,會使上呼吸道感染,流感病毒則有A型和B型病毒,症狀比感冒來的嚴重,因此打了流感疫苗是無法預防感冒的。流感疫苗只能「降低受流感病毒攻擊的風險施打後並不是百分之百免疫流感,出入公共場合還是要記得戴口罩、勤洗手,以免受病毒傳染。

12. 感冒時喝運動飲料,可以幫助感冒快點好

Answer:錯,同迷思7裡所說的,含糖飲料不但不會使病快速痊癒,喝過多反而還會增加身體的負擔。運動飲料其實是用來補充運動後流失的水分及電解質,並且只能「稍微」緩解身體不適帶來的症狀,並不能使感冒快點好,還是要把固定的病程走完。感冒時還是以多喝水、吃清淡食物為主,讓身體慢慢恢復,尤其是受諾羅病毒、輪狀病毒感染的「腸胃型感冒」,可能會出現腸胃炎、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此時腸胃是無法負擔過多的糖分的,因此更不適合糖分飲料。

13. 長期喝感冒糖漿,不會上癮

Answer:不能將感冒糖漿當作萬靈丹,感冒糖漿常有乙醯胺酚、抗組織胺、微量麻黃素及可待因等成分,有鎮痛解熱止咳的效果,其中的「麻黃素可待因」雖然含量不高,但若長期服用,還是有上癮的風險。因此醫師們都向民眾呼籲服用感冒糖漿時,要遵循醫師的指示用藥,如果症狀無改善,要再次就醫,千萬不可以擅自增加用藥次數及劑量,以免成癮傷害身體。

14. 感冒快好的時候傳染力最強

Answer:錯,同迷思7裡所說的,含糖飲料不但不會使病快速痊癒,喝過多反而還會增加身體的負擔。運動飲料其實是用來補充運動後流失的水分及電解質,並且只能「稍微」緩解身體不適帶來的症狀,並不能使感冒快點好,還是要把固定的病程走完。感冒時還是以多喝水、吃清淡食物為主,讓身體慢慢恢復,尤其是受諾羅病毒、輪狀病毒感染的「腸胃型感冒」,可能會出現腸胃炎、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此時腸胃是無法負擔過多的糖分的,因此更不適合糖分飲料。

15. 吃大量維他命C,感冒好得快

Answer:錯,美國一項回顧30篇研究的報告指出,維生素C無法預防感冒。「不過喝熱熱的蜂蜜檸檬水,可以補充水分,感覺也比較舒服,也可減輕喉嚨不適,」梅約醫學中心表示。 維他命C雖然不能預防感冒,但是他有促進傷口癒合、燒傷復原、及提高免疫力的功能,平常可以多攝取天然的高維生素C的蔬果如芭樂、檸檬、柑橘等來維持正常的免疫力,可以防止病毒入侵身體,如要攝取市售的維生素藥片則要注意劑量,過量會有腎結石的風險。

16. 出現感冒前兆,趕緊吃藥壓制就能避免真感冒!

Answer:不一定。有時候身體出現的感冒前兆如流鼻水、喉嚨痛,不一定是因感冒所引起,是由「外在的壓力」或因「身體感受到環境改變」所觸發的。

若感冒吃藥沒有好轉而喉嚨痛去吃維他命C或感冒藥後反而痊癒,甚至沒有之後的其他症狀,可能是因為「感冒相當輕微」,自己的免疫力能將感染範圍控制在喉嚨部位而沒有擴散,再加上症狀改善了所以自己痊癒。

17. 保暖不夠,容易感冒!

Answer:雖然感冒的英文裡有cold這個單字,但並不代表感冒與寒冷有絕對關係。常常人們受了風寒後開始出現打噴嚏、流鼻水、頭痛、發冷等症狀,便聯想到昨日因沒蓋被、因冷氣太強或淋雨而受涼,才會出現感冒症狀,但其實事實是我們在「著涼前」就曾經因接觸公共物品或處於公共場所而間接、直接與病毒接觸來將其帶入體內,才導致了「感冒」,前面的發冷、流鼻水等症狀是已經生病的結果,不是生病的原因。

冷空氣使人受寒而生病,看來理所當然,事實上主因是冷天大家留在室內,病毒在密閉空間反而容易散播,因此天氣冷時除了注意保暖,也要適時的外出運動。

18. 感冒應該看西醫才會好得快,中醫只能調理身體

Answer:錯,中醫治療感冒也有極佳的療效,只要處方適當,一樣可以在短時間內改善症狀的不適。中醫是透過詳細地「望(用眼睛看)」、「聞」、「問」、「切(用手摸、敲或按」這四診就能知道患者的病情、症狀,然後對每一位感冒病患做出量身訂做的處方用藥,治療的效果一樣也能在短時間內舒緩症狀,而且還可以避免嗜睡、口乾、腸胃不適等西藥會出現的副作用,如果另外再搭配食療、刮痧等非藥物療法來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感冒是能更快解除。

19. 感冒喝雞湯,身體好的快!

Answer:對的,雞湯確實有緩解感冒不適的效果,西醫的研究報告說明有兩個好處:1. 雞湯中某些成分確實能抑制中性白血球的活動,幫助身體的免疫系統對發炎做出反應;2. 熱熱的雞湯也有助於稀釋鼻腔中的鼻液,幫助我們擤出來,減少病毒積在鼻腔。 熬煮雞湯時也可以加入薑與蔥,中醫認為蔥和薑具有解除痠痛、發散風寒、殺菌的效果,攝取後身體會微微發汗,有助於感冒病毒的排出。 但是雞湯要看狀況喝,在身體「疲勞寒冷、不會流汗、沒有發熱、鼻涕痰液清且稀」的狀況下,才可以喝雞湯,這些人需要補充熱能,幫助流一點汗,感冒才會好的快,如果你已經全身發熱、流汗或鼻涕痰液濃且黏稠,那麼就不能喝雞湯,可以改喝青蔥豆腐蛋花湯、金銀菊花茶。

20. 感冒不能吃生菜、水果及薑母鴨、燒酒雞或羊肉爐?

Answer:是的。但如上題內容,有黃痰、身體發熱的症狀,適量食用蔬果能緩解;生菜則易傷脾,建議暫時遠離。高油鹽糖類的燉補食物也不適合,會越補越大洞。 中醫的理論中,食物有不同特性,如寒性、熱性、溫性、涼性和平性。該選擇哪種特性的食物,必須按照身體狀態決定。當身體有「發炎、發熱、鼻水濃、黃痰」的現象時(風熱型感冒),應食用屬於偏涼性的食物,以驅除體內的燥熱,如:水梨、白蘿蔔、冬瓜等這類涼性蔬果。若再加喉嚨痛,可以飲膨大海茶、熱檸檬水; 而如果身體出現「鼻水直流、發冷、鼻水痰清」等症狀(風寒型感冒),代表體內熱量不足,蔬果最好適當或少攝取,可以選擇溫熱性的食物如:蘋果茶、烤甘蔗汁、蔥泡鹹檸檬片,以及薑湯或薑炒的蔬菜等。 薑母鴨、燒酒雞這類的進補食物,在中醫的角度來看是反而會使體內邪氣滯留,適得其反越補越大洞,不僅對加速康復沒有幫助,還可能使感冒變得更嚴重。 中醫認為感冒時飲食的最基本原則是要「清淡」,忌「高油、鹽、糖」類等厚重、油膩的食物,吃點溫熱的粥或湯品使身體微微發熱,才是感冒人的最佳飲食法。

以上的20道迷思是由許多家醫科、耳鼻喉科、中醫醫師及外國的醫療研究團隊針對迷思的回應及研究報告裡的資訊匯集而成,希望能幫助釐清被困在看似普通的感冒迷思裡或正在、想要預防感冒的朋友,遠離病毒。

掃地王 – 將生活轉化成藝術

好文輕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