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廁所清潔三大步驟,讓如廁生活更加清爽
居家打掃相信對於家中主要打掃者來說,最頭痛的地點若說是廁所,應該沒有人會反對吧!身為家中非常重要的生活場景,廁所的清潔更顯得舉足輕重,而怎樣讓廁所的清潔可以事半功倍,而哪個清潔步驟又是需要特別注意的呢?現在就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廁所清潔分門別類,髒污一一打擊
一、地板和牆壁
最容易受到水漬影響的地板和牆壁如何才能永遠保持乾淨呢?因為台灣潮濕的氣候,除了保持乾燥之外,磁磚和磁磚之間接縫累積的黑黃等,都可以用蘇打粉或者洗衣粉塗抹在牙刷上進行清潔的動作。
二、馬桶和浴缸、洗手台
馬桶和洗手台的清洗也是非常重要的。
黃漬的清潔,泡、等、洗三步驟
洗手台也是廁所中常會使用到的,尤其洗手台上的水漬以及難清洗的黃漬,更是清潔上非常讓人頭大的地方,這時候可以使用蘇打粉和白醋混合,再使用濕毛巾覆蓋,等待三十分鐘到一個小時之後,再用清水清洗即可。
白醋+小蘇打粉打擊髒污超有效
至於馬桶,最讓人感到痛苦的莫過於內側的黃漬,同樣也可使用小蘇打粉加上熱水靜置一段時間,若過度陳年的污漬,則可以混合白醋和小蘇打粉,等候十五分鐘,再進行刷洗。而馬桶水箱的清潔,則可以在水箱內滴上幾滴醋,不止消毒殺菌,還能達到清除水垢的效果喔!
而除了馬桶內部之外,馬桶外部的清潔也是很重要,顧慮到馬桶材質,建議使用中性的清潔劑,搭配海綿和牙刷等進行清潔,尤其要注意的是馬桶接合處的地方,是在做清潔時很常會忽視掉的地方。
三、水管、蓮蓬頭和水龍頭
現代人洗澡常用的蓮蓬頭、水龍頭和水管也是需要小心注意的地方,很多人忽視了這個地方,經過提醒才發現原來廁所最髒的竟然是這些地方,而你卻每天都在使用。

小地方大重要,重點清洗才真乾淨
水龍頭和水管最易累積的莫過於鏽漬,面對鏽漬可以透過檸檬或者白醋進行浸泡,靜置幾分鐘之後,用抹布輕輕進行擦拭即可。蓮蓬頭的清洗則須要拆下,使用小蘇打粉進行浸泡一段時間即可。
水管保養甚於清潔,讓堵塞不再
接下來就是廁所讓人頭痛的另外一個地方,那就是水管,累積的頭髮和微小物品往往卡在水管口造成堵塞,這時候可以把排水口打開,將鐵絲的頭彎折成一個鉤子形狀,於水管內進行拉勾的動作,這時候應該會拉出為數不多的頭髮或者髒汙。平常保養建議,可以使用鋼絲球綁綁上細繩丟入水管內,將細繩固定在排水口,鋼絲球可以協助攔截浴廁在使用中掉落的頭髮,這樣之後只要固定拉出清潔即可。

排水口的清潔也甚為重要
四、鏡面、櫥櫃
即使現在許多浴室和廁所開始有乾濕分離的設計,但面對潮溼的台灣環境,淋浴間的門面和鏡子常常會有水漬這惱人的問題,想要避免這個困擾,除可使用玻璃專用的刮刀每天進行水漬的清除之外,以抹布或者舊報紙搭配牙膏或醋擦拭,也可以達到清潔和防止起霧的功用。
同樣的,廁所的櫥櫃清潔除了在清除灰塵之外,乾燥也是很重要的課題,在清潔完之後,一定要確認完全乾燥之後再進行物品的歸位。
清潔用品選購指南,天然的最好
近幾年因為環保和健康意識的興起,比起市面上強效的清潔劑,雖然能達到「快速清潔」的功效,但是強酸強鹼的成分,除了傷身體,對於家具來說也是很大的傷害,因此建議在挑選清潔劑時,格外注意清潔劑的使用注意,也盡量挑選中性的清潔劑。其實最後你會發現善用身邊簡單的小蘇打粉、牙膏、洗髮精、果皮等,都是能達到清潔效果的好幫手。

小蘇打粉是非常天然的清潔劑,讓你打掃事半功倍
但若是遇到超級頑強的汙垢,被迫需要選擇強效清潔劑時,則建議在挑選強酸等清潔劑時,要多注意成分,以及在使用時戴上防護手套,也要格外了解使用在浴室材質上會產生的副作用,比如:使用在大理石製品時,可能會有變色等狀況等。
清潔劑總類 | 適用週期和方式 | 注意事項 |
中性清潔劑 | 一般髒汙,搭配清潔工具使用 | 適用於定期清洗,對於一般髒汙有相當的清潔力。 |
酸性清潔劑 | 面對廁所浴缸洗手台等頑強或陳年汙垢 | 最好搭配手套使用,需要注意有些材質並不適合使用某些清潔劑。 |
鹼性清潔劑 | 主要用作水管疏通使用 | 通常使用於廚房 |
廁所清潔工具大盤點,準備好輕鬆打掃
有了好的清潔劑,和清潔小撇步,接下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接下來,快點打開你的檢查表,準備好了就快點來個浴廁大掃除吧!
一、馬桶刷:不同刷頭設計和材質都有它的學問,海綿刷頭適用於高頻率的清洗之用,但缺點是容易潮濕和和衛生度較低,而刷毛刷頭的馬桶刷雖然改善了海綿刷頭的潮濕問題,但因為材質問題,彈性較小,在刷洗上仍有死角。

二、抹布(或者海綿):在挑選上要注意使用吸水性強的抹布,且注意不能一布到底,這樣除了不衛生之外,也會讓細菌交叉感染,反而越清潔越髒。
三、手套:使用市面上塑膠手套即可,但若有過敏現象的人,則要慎選材質。

拖把的材質多元,廁所清潔使用著重於吸水力
四、拖把:市面上目前有許多功能型的拖把,可以針對個人使用需求進行挑選,但有幾個原則可以提供挑選,是否順手重量事宜、是否符合清潔的場域、是否吸水本體好清潔,掌握這幾個原則,相信挑選到適合自己的拖把絕對不難。
五、牙刷:牙刷可以協助清理小地方的髒汙,尤其是手或者清潔物品無法深入的地方,可以使用家中替換的牙刷代替,環保又好用。
用具 | 功用 |
馬桶刷 | 刷洗馬桶內部使用,海綿材質雖然可以清除微小的地方,但是衛生上比較容易囤積細菌,加上台灣潮濕環境不建議使用。刷毛刷頭的可搭配牙刷等配合使用。 |
拖把 | 最好使用吸水的材質,搭配每個人使用的習慣和身高,膠綿拖把是不錯的選擇。 |
抹布 | 海綿抹布有吸水力強的優點,但缺點是容易滋生細菌,因此使用上需要定期清洗。 |
手套 | 塑膠手套即可以,可以在清洗時避免碰到髒汙或者是使用強酸清潔劑作為保護。 |
牙刷 | 可和其他清潔工具搭配,適合清潔死角、牆壁轉角或者小地方,如牆壁接縫等。 |
刮水刷 | 用於清除水漬,但是並不是必備的工具,可以依照個人習慣選擇是否購買。 |
水桶 | 和拖把搭配使用,依照個人使用習慣選購。 |
預防勝於治療,廁所清潔在於每天持續的保持
其實,針對每天都要使用的廁所,除了大掃除整理之外,做好以下幾點,維持良好的使用習慣,才是真正能保持良好如廁生活的不二法則。
一、保持通風和乾燥
台灣環境潮濕,若不維持乾燥則容易產生黴菌和細菌,因此維持廁所的乾燥和通風非常的重要。
二、腳踏墊、浴巾定期更換
布料加上潮濕,也是黴細菌滋生的主要來源,因此廁所內的腳踏墊和浴巾都要定期更換,並且定期進行清洗的動作。

三、定期打掃不囤積打掃配額
這是最重要也最難執行的,每天都要使用的廁所絕對不要有「一次大清掃」就好的拖延心態,定期甚至每個月一次的清掃都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