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消毒】關於新型冠狀病毒你應該要掌握的三大消毒法寶!

  • by

居家消毒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不斷,確診人數日日攀升,以致民眾外出各個嚴陣以待,馬路旁騎樓間,天天人龍排口罩、排酒精、狂買清潔消毒用品、搶購民生物資,在疫情尚未退燒前已成常態,大家戴口罩、勤洗手,在外積極做清潔,那麼在內呢?你家也消毒了嗎?

根據衛福部居家消毒原則及相關發佈防疫資訊中,新型冠狀病毒因傳播力強、潛伏期、存活期長、詭譎多變加上無症狀感染者日以倍增,這肉眼看不見的敵人,用正確清潔消毒方式是居家防疫重點,而民眾每天外出,回家後手部、身上衣物、常碰觸之手機等物品,難免將外頭各式各樣細菌、病毒帶至家中,故衛福部建議,為了有效維護居家環境安全,應最好每日使用建議稀釋漂白水在家中消毒至少一次,且需保持通風良好,使空氣品質潔淨,隨身物品方面,也應用酒精噴灑擦拭做好消毒,以免病毒由外帶至家中繁衍,而進一步對自身及家人產生危害。

居家消毒 小常識

使用布料擦拭消毒時,建議別來來回回,不停反覆容易使細菌散到四處,故抹布擦拭消毒方向一致是較好方式。

室內若不通風病毒可能在裡頭傳播,故打開門窗保持良好空氣流動,1日2-3次,每次至少30分鐘以上,另外使用空氣消毒殺菌器或空氣清淨機,也是不錯的選擇來淨化室內空氣。

病毒如何傳染?

1.接觸傳染:當我們的手碰觸帶有病毒的分泌物、或沾染病毒之物品,近而接觸眼、口、鼻。

2.飛沫傳染:與感染者近距離1-2公尺的飛沫接觸進入人體。

3.糞口傳染:由於糞便中會留存病毒,故如廁擦拭後若未徹底清潔手部,再碰觸食物後進食,亦會照成病毒下肚。

 

存活期間多長?

您知道新冠病毒在無宿主狀況下,體外物品上存活期長達多久嗎?根據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最新研究發表,病毒存活時間約如下:

1.銅-4小時

2.紙類-24小時

3.不繡鋼-48小時

4.塑膠類-72小時

由上述可知,新冠病毒在塑膠類及不繡鋼類存活甚久,你我生活環境中,不論是外出通勤辦公,或是居家休息放鬆,無處不充滿這些材質物品,既然病毒存留時間這麼長,千萬別讓它跟自己住進屋裡!做好家中消毒實在太重要!但要落實室內消毒又該使用什麼樣的清潔劑?

我們就容易且方便取得的消毒用品,來了解該怎麼使用?需注意什麼?

1.酒精

專家建議酒精消毒使用上75%濃度最有效,原因是酒精在75%濃度時可有效穿透細菌細胞壁,且滲入內部導致細菌死亡,故不論醫用滅菌或環境消毒皆使用75%酒精。

如果購買為95%酒精,則需以4:1比例稀釋為75%,例如:4杯酒精加上一杯純水(煮沸過即可),切記酒精並不是濃度越高殺菌力越強,75%才是黃金殺菌濃度。

    

消毒小叮嚀:

酒精為易燃物品,因燃點低,應避免直接噴撒空氣中,更不可大量噴灑身上衣物,使用時切記避免火源。

環境消毒上,不只噴灑還要加上擦拭,使其揮發達滅毒消果,不然只做對一半囉。

另外酒精是具刺激性之物品,應避免接觸傷口,若頻繁使用於人體皮膚上,亦會造成皮膚炎症,如非必要,一般在家中反而建議使用肥皂加清水清潔。

     (根據衛福部建議酒精70-78%也是有效的)

2.漂白水

一般市售漂白水成份含有次氯酸鈉(濃度約5%),也能破壞病毒外層達到滅菌消毒,且方便取得,故為很好的居家消毒用品,使用方式如下:

若為清潔地板、門把、桌椅、衣櫃等,可以100倍稀釋濃度,即100ml漂白水倒入10公升水裡(此濃度約為500ppm),擦拭過後等待10分鐘即可用清水再擦拭掉,就可達消毒效果。

如果有感覺較髒的區域,像是浴廁馬桶、或是有沾染分泌物之區域,可加強濃度為50倍,即200ml漂白水加入10公升水裡(濃度為1000ppm),其實像家中常用的抹布上頭也沾染大量細菌,亦可將其泡在稀釋後漂白水中約10分鐘左右,效果也很棒。

消毒小叮嚀:

漂白水是很實用的居家清潔劑,因具強鹼性,使用上需在通風良好處,切記漂白水不可遇酸,會產生有毒氯氣,對人體呼吸道黏膜、皮膚、眼、口鼻等有強烈刺激,故謹慎使用,而稀釋時用冷水,不要用熱水,萬一不慎觸到眼睛,務必以大量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以上。

切記漂白水加水稀釋時,不可再加其他清潔用品,以免化學作用產生有毒物質。

若為自行稀釋漂白水,應於24小時內使用完畢,避免失效。

3.次氯酸水

次氯酸結構為(HCIO),因化學式和漂白水次氯酸鈉很像(NaCIO),故民眾常混淆,而次氯酸水一樣具有穿透細菌病毒外殼作用,且不同於漂白水的是除了居家清潔,在食藥署所規定之濃度內,亦可做為食材、食用容器的清洗。

消毒小叮嚀:

次氯酸水雖然可用於居家及食器清潔小幫手,但仍避免直接接觸人體以產生炎症導致皮膚炎,雖然次氯酸水已為低刺激性,但毒性還是有的,應放在孩童取不到之處,避免誤食,另外此物質照光易分解,穩定性差,存放時選在不透光容器裡,應盡早使用,久放會失其效用性。

額外補充:

除了使用液體清潔劑做消毒,亦可選擇物理方式或滅菌燈具來做消毒。

沸水消毒法 

當水達至煮沸點時具有滅菌功能,而新冠病毒剛好不耐熱怕高溫,故家中洗碗抹布、食用碗筷、湯匙等食用器具皆可放至沸水中消毒,病毒期間飲食建議亦應完全煮熟後食用,使用時應避免高溫燙傷。

紫外線消毒

紫外線可消毒滅菌,若為紫外線燈具消毒至少30分鐘以上,但需注意避免照射人體,其光線對皮膚有一定損害,使用上也不要長時間直視紫外線消毒燈,否對雙眼亦有危害。

若外頭天氣好也可在嚐試太陽底下曝曬,利用天然紫外線做消毒。

消毒水該使用什麼樣的容器?

 

1.酒精

放置於玻璃瓶最安全,但有些人認為玻璃太重且易碎,改選較輕的塑膠瓶隨身攜帶,但塑膠材質有許多種類,選擇錯誤會導致有毒物質溶出,或是瓶身腐壞。

一般塑膠瓶上於瓶身包裝或瓶底,應會標上一個三角形回收號碼,數字有1-7的編號,每個都代表此瓶身的材質和受性,而2號(HDPE)、5號(PP) 才是最適合當酒精容器的塑膠瓶。

2.漂白水

不透光2號HDPE或5號PP塑膠瓶(不能裝至鋁罐,以免化學作用危害)

3.次氯酸水

不要使用金屬材質瓶身,特別是鋁,塑膠瓶身採用2號HDPE及5號PP, 因次氯酸水屬性遇光易分解,瓶子記得選不透光材質。

居家消毒 如何選擇使用、聰明消毒?

以上提到75%酒精、漂白水、次氯酸水皆為有效抑制細菌病毒之清潔劑,但使用上我們來稍作區分,一方面經濟,另一方面更要講求人體安全。

1.小面積使用

75%酒精是大家排隊搶購消毒用品的當家首選,並不是天天買的到,故像是外出無肥皂洗手,可用酒精暫替來做手部清潔,家中電腦鍵盤、門把、手機、銀幕、桌面、滑鼠等小面積處用酒精都是很適合的。

2.大面積使用

漂白水、次氯酸水取得方便,但不適用於人體,故大面積的地板、廚房、細菌易滋生的浴室、馬桶、擦拭用抹布、拖把較適合使用之。

一般居家消毒,主要針對居家物品環境做消毒重點,但有些隨身小物也易成為病毒傳染媒介,像是離眼睛最近的眼鏡、手摸來摸去的鑰匙、還有一回到家身上的衣物,這些都容易被忽略,其實可以在家門口準備一個小垃圾桶,進門前先將口罩對折放進小塑膠袋後丟棄,進門後先肥皂清洗手部,將身上衣物全身換掉放至洗衣機清洗,若能馬上洗澡全身清潔那是更好不過的了。

家中有小寶貝的家長們,孩童玩具的清潔更是消毒重點,像是塑膠類玩具,用酒精、消毒水擦拭、用肥皂水洗亦可,如果是帶毛的玩偶類,用水洗另加消毒水洗淨後,再放置陽光下曬乾。

要保持居家環境衛生,遠離病毒威脅,不但從裡至外,從外到裡都要做到且做好相關防疫清潔動作,在外戴口罩、勤洗手,最好使用肥皂加流動清水,如政府宣導的「濕、搓、沖、捧、擦」清潔5步驟,除此之外「內(手掌)、外(手背)、夾(指縫間)、弓(指背)、大(大拇指)、立(指尖)、腕(手腕)」清洗至少近120秒,整個過程才被視為有效洗手。

人人落實回到家後口罩不亂丟、立即更換衣物、清潔手部、門把、易觸碰物品做好消毒,在這病毒肆虐時刻,保護自己等同保護身邊所愛的人,有任何疑似症狀,切記撥打防疫專線1922做通報,做好居家防疫大眾有責。

參考資料

 

https://www.google.com/amp/s/health.udn.com/health/amp/story/121019/4339678

 

https://www.fda.gov.tw/tc/siteListContent.aspx?sid=9694&id=24346

  

https://thebetteraging.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detail/202002120064/%E6%AD%A6%E6%BC%A2%E8%82%BA%E7%82%8E%E3%80%8B%E9%85%92%E7%B2%BE%E3%80%81%E6%AC%A1%E6%B0%AF%E9%85%B8%E6%B0%B4%E3%80%81%E6%BC%82%E7%99%BD%E6%B0%B4%E6%B6%88%E6%AF%92%E6%80%8E%E9%BA%BC%E7%94%A8%EF%BC%9F%E5%AE%8C%E6%95%B4%E6%8A%97%E7%97%85%E6%AF%92Q&A%E4%B8%80%E6%AC%A1%E6%90%9E%E6%87%82%EF%BC%9A%E3%80%8C%E9%80%99%E6%A8%A3%E3%80%8D%E9%98%B2%E7%96%AB%E6%9C%80%E6%9C%89%E5%8A%9B%EF%BC%81

 

https://www.hk01.com/%E5%AF%A6%E7%94%A8%E6%95%99%E5%AD%B8/432721/%E6%AD%A6%E6%BC%A2%E8%82%BA%E7%82%8E-%E9%85%92%E7%B2%BE%E6%B6%88%E6%AF%92%E6%95%99%E5%AD%B8-%E4%B9%9D%E5%A4%A7%E6%B3%A8%E6%84%8F%E4%BA%8B%E9%A0%85%E4%B8%8D%E5%B0%8F%E5%BF%83%E4%BD%BF%E7%94%A8%E6%9C%83%E5%BC%95%E8%B5%B7%E7%81%AB%E7%81%BD

   

https://www.google.com/amp/s/www.edh.tw/amp/article/23734

    

https://today.line.me/tw/article/%E6%B6%88%E6%AF%92%E6%B6%B2%E5%88%86%E8%A3%9D%E6%9C%89%E5%AD%B8%E5%95%8F%EF%BC%81%E9%80%99%E4%BA%9B%E6%9D%90%E8%B3%AA%E4%B8%8D%E8%83%BD%E7%94%A8%EF%BC%81-M1a8Jw

   

https://www.google.com/amp/s/blog.hamibook.com.tw/%25E7%2594%259F%25E6%25B4%25BB%25E5%2581%25A5%25E5%25BA%25B7/%25E9%25A0%2590%25E9%2598%25B2%25E6%258E%25A5%25E8%25A7%25B8%25E6%2584%259F%25E6%259F%2593%25EF%25BC%259A%25E5%25B1%2585%25E5%25AE%25B6%25E7%2592%25B0%25E5%25A2%2583%25E6%25B6%2588%25E6%25AF%2592/%3fp=90660&amp

    

https://m.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81106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5584

  

https://heho.com.tw/archives/64577

 

https://www.msn.com/zh-tw/health/topic/%E6%AD%A6%E6%BC%A2%E8%82%BA%E7%82%8E%E3%80%8B%E9%98%B2%E7%96%AB%E5%A4%A7%E4%BD%9C%E6%88%B0%EF%BC%81%E5%B1%85%E5%AE%B6%E6%B6%88%E6%AF%92%E5%8F%AF%E5%96%84%E7%94%A8%E9%80%99%E5%85%A9%E7%A8%AE%E5%B7%A5%E5%85%B7/ar-BB10ia68

 

https://m.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81202

    

https://m.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80874

    

https://heho.com.tw/archives/72679

   

https://today.line.me/tw/article/%E6%B6%88%E6%AF%92%E6%B6%B2%E5%88%86%E8%A3%9D%E6%9C%89%E5%AD%B8%E5%95%8F%EF%BC%81%E9%80%99%E4%BA%9B%E6%9D%90%E8%B3%AA%E4%B8%8D%E8%83%BD%E7%94%A8%EF%BC%81-M1a8Jw

 

https://news.tvbs.com.tw/other/34453

 

以上圖片來源Pexels